
06.16.2024
关注日严防三大都市过敏症

据本港流行病学统计,过敏症可能是最多人罹患的长期疾病,当中以鼻敏感、哮喘及湿疹最普遍。有些个案甚至由童年起被过敏问题纠缠至成年,仍未能根治。究竟怎样才可改善?大家不妨参考中医的防患方案。
先、后天外邪致病
注册中医彭明慧认为,过敏症病因分为先天及后天。先天禀赋不足如遗传基因、初生婴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等,均易令人体出现过敏反应。后天因素, 多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。「熬夜、饮寒食冷、常吃煎炸辛辣食物,又或过分紧张及疲劳都会令过敏症病发。」另一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,「中医称之为外邪,例如过 量接触含高化学剂物品如护肤及化妆品、油漆、清洁剂等,又或起居环境充斥猫毛、尘螨、花粉屑等。」
三类普遍病例
鼻敏感、哮喘、湿疹可谓过敏症中最常见的三种,「鼻敏感主要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,其中以肺气虚为主因。」彭医师指,若肺脏本身较弱,会易被病毒入侵,再凝结于鼻窦,灼伤鼻窦肌膜,引发病徵。另饮食欠节制,过度疲劳,损害脾脏,也易致脾胃虚弱引发鼻敏感。
哮喘(气管敏感)主要与肺、脾、肾三脏关系密切,病因分主因和诱因。主因:体内过多痰湿蕴积,屡感风寒或饮寒食冷,伤及肺气而形成寒痰,又或过食甘肥 辛燥之品,内酿痰热,上积滞于肺而成热痰。诱因则外邪如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热入侵;饮食不节、情志不舒、过度劳累及冷暖急剧变化等,令病情加剧。湿疹分 内、外因素,包括血热、脾虚、风邪及湿重等,整体病因较複杂,例如病人脾胃功能是否正常,与湿重关系密切,由于内因存在脾虚,身体便无法消除由外界环境入 侵体内的湿,便引发湿疹。
对症施治
•鼻敏感:此乃虚症,应补虚及辅以驱风散寒药,注意健脾、补肾、固表。针灸、天灸、熏蒸、服用中药疗效明显。
•哮喘:属于虚症,多因肺、脾、肾三脏之气虚损所致,应採用补虚之法。
•湿疹:处方清热利湿、健脾化湿、驱风养血中药,配合针灸(曲池、合谷、血海、阴陵泉、足三里等穴),以及淨血疗法——用三棱针在患处点刺出血,以疏 通经气及改善血液微循环。另可配合外敷药物,彭医师认为「紫云膏」别具疗效,「清代太医院所採用的并非坊间取材紫草、当归、冰片、胡麻油及蜜蜡等一般材料 製的紫云膏,而是『御方紫云膏』,当中加入青黛、地榆、金银花及天然黄蜂蜡等多种治皮肤病良材,具抗炎杀菌、润燥止痒佳效。」
防治一般皮肤敏感
1. 忌寒食冻饮,以防易使体内不得温煦,没能量将「湿邪」气化而湿者愈湿。另应戒烟酒及辛燥之物。
2. 忌吃辛辣、肥腻及发物如鹅、鸭、虾蟹、笋、芋头、鲮鱼等。
3. 大部分患者对蛋製品、奶製品、甲壳类海产等过敏,应避免之。
4. 勿用过热的水和肥皂洗涤患处,宜选性质温和的沐浴液。
5. 洗澡时浴室应保持温暖,避免温度突然变化而易诱发皮肤痕痒。
6. 涂抹适量保湿乳,保持皮肤滋润。
7. 汗液是过敏皮肤大敌,留意做运动时间别过久,以免汗液浸淫过敏皮肤。
8. 避免情绪过度低落、思虑、紧张及疲劳,以防诱发湿疹或令病情加剧。
按体质选汤疗
•四君玉屏风汤(气虚寒性体质用)
北芪十二克、防风六克、党参十二克、白术十克、伏苓十克、大枣四枚、瘦肉二百四十克。瘦肉先汆水,各药材放煲内加入两公升水,浸约三十分钟后大火煲滚,加入瘦肉,转中小火煎两小时即成。
功效:益气固表、健脾益肺。
•五指毛桃生脉汤(气虚热性体质用)
五指毛桃二十克、太子参十五克、麦冬十五克、五味子六克、北沙参十五克、瘦肉二百四十克。瘦肉先汆水,各药材放煲内加入两公升水,浸约三十分钟后大火煲滚,加入瘦肉,转中小火煎两小时即成。
功效:补气健脾、生津养阴。
注:饮用前先谘询医生意见。
另外,如果您经常出现过敏症状,还可以点击过敏测试了解对哪些过敏源会过敏。